天水太昊宫 [甘肃]

18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692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天水太昊宫
天水太昊宫(伏羲庙):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天水太昊宫始建于元至正七年(1347 年),当时的天水“三皇”庙是其前身。元大德三年(公元 1299 年),成宗铁木尔下令全国各州、县修建“三皇”庙,天水作为秦州府治以及伏羲故里,所建“三皇”庙较为讲究。但到明代初期,天水“三皇”庙已倾倒坍塌。弘治三年(公元 1490 年),在秦州指挥“明威将军”尹凤的倡导组织下,在原“三皇”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,始称“伏羲庙”。之后历经明嘉靖十年(公元 1531 年)、清顺治十年(公元 1653 年)、乾隆五年(公元 1740 年)、嘉庆十一年(公元 1806 年)、光绪十三年(公元 1887 年)等屡次扩建、维修,才形成如今的规模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整体布局 :坐北朝南,呈四进六院的宫廷式建筑格局。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牌坊、大门、仪门、先天殿、太极殿等主要建筑,朝房、碑廊沿横轴对称分布。
    • 具体建筑 1
      • 牌坊 :原有三座牌坊,即“开天明道”“继天立极”“开物成务”。“开天明道”牌坊在大门前,通高 11 米,面阔 3 间,檐楼三架,两级庑殿顶,为明代建筑风格。“继天立极”和“开物成务”牌坊在台基前当街,跨街而建,两厢对峙。
      • 大门 :五间门面,宽 18 米,进深两间,正中门楣曾挂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“与天地准”巨匾,现悬挂“太昊宫”匾。其主体部分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,屋顶正脊两端施龙吻,脊身饰缠枝牡丹。
      • 仪门 :又称二门,创建于明嘉靖二年(1523 年),悬山顶,形制和大门类似但规模略小。明代榜书“文祖”,清时改悬“道启鸿濛”匾,现悬著名书法家楚图南的“伏羲庙”匾。
      • 先天殿 :又称正殿、大殿,是建筑群的主体建筑。明成化十九年创建的太昊宫是其前身,后经多次扩建、重修。面阔 7 间,进深 5 间,重檐歇山顶,殿内彩塑高 3 米的伏羲坐像,天花板上绘六十四卦及“河图、洛书”。
      • 太极殿 :又称退殿、寝殿、寝宫,依“前宫后寝”惯例建于第三院后部正中,也是多次重修而成。单檐歇山顶,正面有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、团凤,雕刻精湛。
      • 钟楼、鼓楼 :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,为宫观寺院的常设建筑。均呈六角攒尖顶,小巧玲珑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建筑艺术特色 :建筑风格庄重典雅,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,如飞檐斗拱、雕梁画栋等工艺精湛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殿宇的布局和结构严谨,体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对称美和层次感。
    • 文化内涵特色 :作为专门祭祀伏羲的庙宇,承载着深厚的伏羲文化。伏羲被尊为人文始祖,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对伏羲的敬仰和尊崇之情,以及伏羲文化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。
    • 古树景观特色 :庙内有 64 株古柏,以 64 卦方位栽植,另有千年槐树一株,老树参天,柏影掩映,与古建筑相得益彰,增添了庙宇的古朴氛围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天水太昊宫是全国规模较大、保存较为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群,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。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,受到广大民众的敬仰和崇拜,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祭拜,对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日,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。周边群众纷纷前来朝拜祭祀“人祖爷”,一时宝烛辉煌,香烟缭绕,钟鼓鸣天,善男信女异常虔诚,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。
    • 不定期举办与伏羲文化相关的研讨会、讲座等活动,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伏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,促进伏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,确保古建筑群的安全和稳定。对庙内的文物,如碑刻、雕塑、古建筑构件等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,进行妥善保管和修复。
    • 制定了科学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,加强对庙宇周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,保持庙宇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由于伏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,历代文人墨客、帝王将相对伏羲庙多有赞誉和尊崇。虽然没有明确的针对天水太昊宫的特定历史名人评价记载,但伏羲作为人文始祖,其地位和贡献在历史上一直被高度认可和颂扬,这也间接体现了人们对天水太昊宫的敬重。例如唐代诗人李郢的“龙马精神海鹤姿”诗句,虽不是直接评价伏羲庙,但反映了对伏羲所代表的精神的赞誉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